國際醫事檢驗所 檢驗所簡介 位置及門診時間 健檢套餐專區 超音波檢查專區 最新訊息 聯絡我們

大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發病與環境因素有關,與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亦有關,飲食中有肉類、脂肪、精製碳水化合物含量過多,高纖維成份缺乏,導致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使糞便中各種致癌物質對腸壁作用的時間延長為重要的致癌因素之一。高脂肪飲食富於膽固醇,又可刺激分泌更多的膽汁,使更多的膽酸進入腸道,增加了腸內容物中膽固醇的含量。膽固醇經腸道內厭氧菌的作用,可產生致癌物或促致癌物質,誘發息肉增生及大腸直腸癌。另外某些危險因子,如腺瘤和家族性大腸息肉症、慢潰瘍性結腸炎被認為是大腸直腸癌的癌前病變,與大腸直腸癌關係密切。

    台大醫院內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邱瀚模強調,大腸息肉不會有症狀,早期大腸癌也沒有症狀,一旦有症狀,大多已是治療效果較差的第3期或第4期了。大腸癌前兆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若等到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往往病情已二、三期以上。反之如果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治療,則五年存活率最高可達九成。邱瀚模再次強調,民眾首先必須破除「我又沒有症狀,為什麼要做檢查?」的錯誤觀念,而是必須將觀念更正為──「在症狀未發生前,就必須定期檢查」

 

大腸癌的徵狀

排便習慣改變突然發生腹瀉,便秘,為腸道的腫瘤引起狹窄,或有不正常的分泌

糞便形狀改變: 因常到腫瘤引起狹窄 而會有糞便漸細得情況發生

排泄黏液 : 腸炎時常也會產生一些黏液,而在腸癌、息肉也會發生會發生

便血或糞便含血: 大部分造成出血的原因,都是緣於良性病灶如痔、肛裂,息肉、大腸炎、大腸憩室症等等。一般說來出血點愈接近肛門,出血顏色愈鮮紅,出血為一重要警訊,提醒要注意腸道健康,切勿延誤的診斷,及治療時機。

腹痛:當腫瘤會引發腹痛,通常是因為腫瘤以侵犯至腸壁外,或是已有部份腸阻塞情形。,腹痛常不侷限於同一位置,位,因此若有慢性腹痛都要做詳細的檢查。

貧血:臨床上許多大腸癌的初始症狀就是貧血。由於腫瘤慢性出血,出血的量少又長久,糞便顏色改變不多,不易以肉眼從糞便發現出血,常須靠潛血反應檢查。若再加上營養不良,貧血就會更明顯,而當出現症狀時,貧血就有相當程度了。

體重減輕:因腫瘤阻塞,腹痛,導致營養攝取不良,或腫瘤轉移而引起而使體重逐漸下降。

食慾不振

癌症轉移

高危險因子如下:

曾經發現有大腸直腸息肉者。

大腸直腸癌術後患者。

一等親親屬曾罹患大腸直腸癌或息肉。

大腸發炎性疾病患者。

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的家族。

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的家族。

篩檢和診斷

    大部份的大腸癌是從息肉演變而來的。可透過篩檢,發現癌症病變前的息肉,及早切除。篩檢亦可早期診斷大腸癌,及早治療大腸癌。透過篩血,可趁早發現還未產生徵狀的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切勿等到有了徵狀才尋求檢查。請考慮定期篩檢。

7